编辑推荐
澳大利亚一流大学墨尔本大学心理学教授,墨尔本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的创始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莉·沃特斯20年潜心研究,集结一手实际案例,正面教养领域全新力作;
从发现优势、培养优势两大主题出发,包含心理学解读,全面涵盖真实家庭、学校案例和应用场景,每章包含指导练习,切实帮助家长将优势教养应用在日常生活;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大力提倡的正面教养方法,沃顿商学院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知名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倾情推荐;
教养领域大V联名推荐:百万公众号常青藤爸爸创始人黄任、公众号“暖暖妈爱分享“创始人赵君潇、公众号小土大橙子创始人亲撰书评力荐;
内容简介
家长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叫孩子起床或者睡觉而让孩子大吵大闹、不愉快,已经成了大多数家庭每天都会上演的戏码。孩子不听话、屡教不改、新问题层出不穷更是让很多家长大呼头疼…其实,想要从根本上改变问题,*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优势。
一个在“优势教养”理念下成长的孩子会更坚强、有竞争力,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清楚的认识;自信,乐于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定义的“成功”;无论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泰然自若。
优势教养的理念,会教你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如何教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而达到让孩子强大、自信,健康成长的目的。
这本书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知名心理学家莉·沃特斯的颠覆性作品,扭转我们消极的思维模式,阅读这本书, 你会了解到:
优势是什么,构成优势的3个核心要素
4 种常见的消极机制,把自己从一个关注负面的家长转变为关注正面的家长
3个发现孩子优势的方法
8种孩子身上的核心优势
学会正确地夸奖孩子,既让赞美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又不至于让孩子承受心理压力或者骄傲自满
4种关键的优势教养策略
7种培养孩子优势的核心方法
作者简介
[澳]莉·沃特斯
澳大利亚一流大学墨尔本大学心理学教授,墨尔本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的创始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该领域国际公认的专家。她供职于剑桥大学幸福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积极组织中心,同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同马丁·塞利格曼共事。沃特斯也是TED演讲嘉宾,正面教养的专家,她被评为2015年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活跃于国际教育论坛,还担任过许多企业的顾问。
目录
第一部分 发现优势
第一章 在执迷于劣势的世界中发现优势
父母就是孩子全天候的CEO
优势教养:过度教养的解药
为什么关注优势在当下更有意义
到底什么是优势教养
我自己是如何发展优势教养的
如何使用这本书
练习:作为父母,你是如何从优势出发教育孩子的
第二章 培养优势
为什么关注优势会很难
4种消极的错误机制
我们可以反省自己的消极机制
打开优势开关:让你的负面思维短路
给新手的建议
第三章 理解优势
优势可以是技能、能力、兴趣、特点或天赋
构成优势的3个核心要素
3个问题发现孩子的优势
优势的其他表征
优势分哪几种
先天和后天:优势从何而来
我的优势发展公式
第四章 优势发展的时机和阶段
优势的发展方式和阶段
聚焦8种优势
随着孩子逐步成熟,如何鼓励优势发展
4种关键的优势教养策略
你也可以绽放
第二部分 培养优势
第五章 注意、回味、感激、放空
注意力的两种状态
让我们真正了解注意力
不让孩子流泪的注意力培养(从优势出发的补救)
欣赏
感激:培养优势的神器
放空有益,没错,我说的
第六章 正念
正念的简单定义
“返观内照”:正念的精髓
正念的实际效果
正念的父母和正念的孩子
正念思维模式的练习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什么是自制力
自制力和注意力之间的联系
自制力的起源和延伸
4种消耗自制力的因素
关注优势和培养自制力相辅相成
从优势出发、保持自制力的5条策略
第八章 积极的沟通促进优势培养
严厉呵斥的昂贵代价
表扬之谜
从优势出发的表扬
第九章 日常生活中的优势教养
羞耻心Vs.负罪感
从优势角度看挑战性行为
5个问题判断孩子是否误用了优势
应用优势教养的4个方法
三分法应对缺点
改变轨道:优势教养带你换个“玩法”
第十章 强大的自我,幸福的家庭,和谐的社区,美好的世界
优势教养在教育界的巨大进步
从优势出发在商界的长足发展
走向一个从优势出发的社会
就从你开始
致谢
附录
注释
在线试读
到底什么是优势教养
每个人都有优势,我们都有特长(比如,身体上的、智力上的、社交方面的、技术方面的,或者创造力方面的),也有美好的品质(比如,勇敢、善良、公正),相比之下,有些优势更突出一些。优势教养就是让孩子时刻牢记自己基于个性的特长和美好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这种方法会改变你的孩子,也会改变你。
任何时候开始优势教养都不晚,它绝不会让孩子变得傲慢或妄自尊大。去年,在一次积极心理学的会议上发言后,一位父亲离开观众席来找我,他看起来有50多岁了,有着斑白的椒盐色头发,成功人士特有的稳重气质,以及非常直接的对话方式。
他调过了一般的客套话,开门见山地说:“我的大女儿在高三那年非常焦虑,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帮了她很多,尤其是在接受她妈妈和我离婚这件事情上。看得出来,心理学的确有助于解决问题,但我不确定是否应该采用优势教养的方法,尤其是对我的两个儿子。如果我只关注他们的优势,是不是等于忽视他们的劣势?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切实际?他们不会变的盲目自信吗?”
这些问题我之前被问过很多次,它们也是我们即将探究的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不是,不会。
一个坚强的孩子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坚定的自我认同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可以正视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从优势出发并不意味着忽视缺点,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缺点并予以纠正。
我要明确一点,优势教养并非让父母滥用虚伪的、夸张的表扬,引发孩子自命不凡的自恋情结,而是需要父母表扬孩子真正的优点。人无完人,谁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展现出优势来,所以你大可放心,如果采用优势教养的方法,你的表扬不会过分,你也不会有“培养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让孩子认为自己是这世上唯一特殊的存在”的风险,优势教养让我们认识到:优势让我们特别而非高人一等,因为每个人都有优势。让孩子学会用利人利己的方式来运用这些优势正是优势教养所要达到的效果。
我还要强调一点,虽然优势教养会提升你和孩子的幸福感,但这并不等于你要刻意营造出一种过分积极的环境,让身在其中的孩子无须面临任何挑战。优势教养既可以在逆境中帮助孩子运用优势克服困难,也可以在顺境中促进孩子茁壮成长。孩子如果能以正确的方式面对逆境,便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帮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是为人父母的你所能做的最棒的事情之一。
那位尽职尽责的父亲所问的问题,也是我常问自己的问题。和所有父母一样,我热爱自己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身处同样的育儿困境,也有着许多担忧,所以我真的很愿意和别的父母奇一讨论这些事情。
在问了一些问题之后,我了解到了这位彬彬有礼的父亲担忧的原因,出于直觉,我问他是不是在家种花草,他回到说是!我又问他如何打理自家的花园,他告诉我他除草,给玫瑰花套上网套以防止玫瑰花遭虫害,还建了小篱笆来保护一些非常特殊的植物。看来他真的养花种草,我真是猜对了。
我问他用什么方法来确保植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他说到了护根、在不同的集结修剪枝叶、定期加入上好的表层土,还提到了一种他认为很有用的昂贵肥料,他甚至建议我写下这个牌子,在我家的花园里试一试。显然,他真的很爱护自己的花花草草,确实在努力促进他们生长。
我们说到,他采取的某些措施是去除植物生长的阻碍(比如除草),其他的则是促进生长(比如施上好的肥料)。对优势教养来说,这是个绝佳的类比: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就需要向他们展示如何去除杂草(减少劣势),以及如何施肥(发挥优势)。
向心理学家求助,开到他的女儿就像是除草,但当我让他回想何时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从优势出发的方法时,他想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他说,“很遗憾,我在这方面确实没做什么,我以为只要解决她的问题就够了。”
我告诉他,如果他能像重视除草一样重视施肥,就可以学会培养孩子的优势。此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个开心的笑容,随后他亲切地和我握手告别。
6个月后,我收到了这位直截了当却尽心尽力的园丁的来信。他写道,参加完研讨会后,他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为人父母这件事,他说一开始他觉得很难过、很内疚,因为他一直不是一个关注孩子优势的家长。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过孩子们?但他马上想到了我对他的鼓励,开始尝试优势教养,并且坚持了下来,他发现优势教养并没有让他的儿子变得脆弱或以自我为中心,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他还向我透露,在这段日子里,女儿经常从学校打电话给他,这是他们最亲密的一段时光。作为父亲,他自己也有所成长。帮助孩子们看到自身优势的过程让他明白,作为父亲,他能给予孩子们的是什么(是他自己的优势)。他还在心中附了一张照片,是他和三个孩子的合照,他们一家人在花园里干货。
优势教养改变了这个家庭,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拉近了他们的距离,让他们帮助彼此成长,这也可以发生在你的家中。我知道一定可以的,因为我见过很多类似的情况。优势教养可以赋予父母力量,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因为它并不是尝试去修复缺陷或弥补不足,而是建立在每个人本就拥有的优势的基础上的。
作为家长,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竭尽全力。如果你不是从优势出发的家长。也并不意味着你不是一个好家长,但我认为,优势教养可以帮我们成为更好的家长。它将我们对孩子的爱和相关的科学新动态结合起来,目的就是尽可能让孩子的人生有更好的开端。
旧有模式
我们所认为的良好的教养方法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博士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的一套理论,半个世纪以来,她的研究对家长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大部分介绍教养的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她的观点:温暖、依恋、边界和自主。
鲍姆林德博士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控制”和“接受”。控制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监督程度和所设的界限,而接受则指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和关怀。鲍姆林德博士根据这两个维度,将父母分为以下三类:专制型、放纵型、权威型。
一种极端是“专制型父母”(监督,冷漠)。专制型父母严厉、刻板、无情,他们看中的是孩子是否顺从,并不会考虑孩子的需求。
另一种极端是“放纵型父母”(放松监督,温暖)。他们温和、慈爱,但缺乏原则,对孩子疏于管教。
专制型父母太严厉了,而放纵型父母又太温柔了,两者都是有害的。但是,还有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间状态:权威型父母(监督,温暖)对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非常敏感,又不会太放纵他们。他们有清晰的原则和界限,却又懂得变通,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50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三种类型的父母中,权威型父母能培养出适应能力最强、最有教养、最机智、成就最高的孩子。
但既然如今积极心理学让我们可以在养育孩子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又何必安于“恰到好处”的教养方法呢?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