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移动版

    深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移动版

     

    编辑推荐

    日本知名教育学家,从各个角度阐述读书的本质意义。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用读书掌握“深潜力”,汲取人类精神的宝贵清流。书中更有作者多年经验总结,带给你新鲜大胆的读书方法。翻开这本书,你会更深刻地了解读书的美好。

    内容简介

    在当今这样快节奏的时代,读书稍显老套,但我们确实无法忍受没有书的人生。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乍看简单,实则难以回答。本书作者认为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其深澈的程度,犹如地层深处流淌着的清流,唯有通过读书掌握了“深潜能力”,才能找到地底珍贵的宝藏。

    本书主要从根本上阐述“读书”的意义,更有作者力荐的创新性读书方法。透过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细细感受作者阐述“读书”的力量,找回生而为人最宝贵的财富。希望本书能带给你更好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斋藤孝,1960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并在该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修完博士课程,现为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专业为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主要著作有《学会学习》《提问力》《规划力》等。

    目录

    序 言 / 重新审问读书的意义

    日渐消亡的读书文化

    现代人的精神力量为何变弱了

    年轻人的“肤浅”

    为何不能只依赖网络信息

    你知道精神底层流淌着清流吗

     

    第 1 章 / 推动我们的“无形力量”

    亦师亦友的“读书”

    不变强就无法生存

    为何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学习贤人的视角

    读书是追求“心灵富足”的最佳手段

    用读书“启动”大脑和心灵

    信息严重匮乏的时代

    书能弥补精神的荒芜

    “优质”的书才有意义

    “依赖”使判断力变迟钝

    以培养“坚强”为目的的读书

    读书有三大意义

    沉浸在推理小说世界中的快乐

    书是重新省视自我的“镜子”

    不惧“孤读”的人前路宽广

    以前大学里的“读书文化”

    独处时是读书的良机

    与贤人们交换能量

     

    第 2 章 / “相遇”决定人生

    “我做不到”是忌语

    一本书就能打开未知的领域

    遇见好书就会想读

    书店是“引起兴趣的空间”

    用报纸唤起兴趣和关注

    面向新人的“文学指南”

    脱离“轻松”“浅显”

    从日本文学开始

    看电影前阅读“原著”

    顺藤摸瓜寻找“下一本书”

    为何要阅读“天才的一生”

    “天才”的人生能提供很多启迪

    接触“异能者”的机会

    当作自己的“榜样”

    没理由不利用“书评”

    “行家”推荐的书很少令人失望

    不要轻视报刊的企划

    有没有参考网络书店的“评价”

    “好书”的条件,“坏书”的圈套

    难以理解的书不是“好书”

    “ 有结论”的书不值得读

     

    第 3 章 / 阅读经典的魅力

    日渐荒芜的“文学森林”

    以前的小说家也是文化大师

    所有人都想成为“作家”的时代

    着眼于书的“水准”吧

    “故事”均源于神话

    “偷食古典”的技法

    如果觉得读不懂,可从解读书籍入手

    “白话译文”便于阅读

    “当代古典”也该关注

     

    第 4 章 / 持续读书的五个习惯

    建议“自问自思”

    是否在边“问”边读

    “问题发现能力”是社会人的必备能力

    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

    重新审视“朗读”的好处

    “念给孩子听”为何有效

    “有声读物”的有趣之处

    光有书架就能变聪明

    书脊的惊人效用

    什么是书有而电子书没有的

    以“藏书千册”为目标

    “一天一本”——最简单的读书方法

    不是读得快就好

    难懂的部分也可“跳读”

    有意设定“读书时间”

    坐车时、泡澡时……“随时随地均可读书”

    “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

    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

    用“转换视角 引用”为交谈增光添彩

    建议举办“读书会”

    活用“映射交流”

     

    第 5 章 / 十倍增强读书力的技法

    通过“转换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

    寻找自己的“ f ”

    通过“师事”阅读,沉浸在“宗师”的世界里

    增强亲近感的“吐槽阅读”

    瞬间偶遇也不错过的“一生一遇阅读”

    “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是“百药之长”

    “标签阅读”的“品牌目标”

    通过“据点阅读”汇集知识

    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的“快速阅读”

    “跳读”不为人知的优点

    后 记 / 读书使人成长

    是否心怀“贤者森林”

    不读书不成人

    出版后记

    前言

    前  言

    重新审问读书的意义

    日渐消亡的读书文化

    2010 年末,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 2009 年的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调查结果。这项针对世界各国 15岁儿童的调查,每 3 年举行 1 次,这是第 4 次。

        其中,关于读书的调查结果颇为耐人寻味。在 2000 年的首次调查中,“不因兴趣而读书”的日本儿童占 55%,而在本次调查中,该数值降为 44.2%。这一结果似乎表明,日本民众对于“宽松教育”的重新审视,以及学校每天早晨固定进行的“十分钟读书”活动,都对儿童的读书行为造成了影响。究其原因,或许是经济长期不景气,使人们产生危机感,觉得必须抓紧时间学习才行,于是对读书更看重了。

        不过,这种所谓的“读书”,其中也包括了看杂志和漫画,可惜就连这些“闲书”,也有 44% 的 15 岁儿童从来不看,可见情况很严重。至于读书的体裁,新闻报纸骤减,小说成为主流,即便是小说,人们爱看的也尽是些科幻、推理、“煽情故事”等类别的小说。当然,这本身并没有错,可是想必不止我一个人会产生疑问:曾经存在于日本的读书文化,究竟到哪儿去了?

        在人类构筑的文化当中,书大概算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了。在只有口头语言文化的远古时代,人类耗费了无数年月,也未能实现文明的大进步。直到后来文字出现,人类才掌握了积累、传递知识的技巧,继而四大文明诞生,社会开始飞速发展,直至今日。

        在这个过程中,文字的“载体”从石板、木简、竹简进化到纸,最终固定为“书”这种极其便利的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发展历史是由书构筑起来的,也是由书传承下来的。

        书的重要性,值得人类永远铭记,哪怕今后电子书普遍取代纸质书,这一点也不应改变。

    正因如此,读者自身的蜕变才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得知道什么是读书,为什么需要读书,以及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本书,重新审问读书的本质。

    现代人的精神力量为何变弱了

    在我看来,日本人现在的精神力要远弱于从前。在面对麻烦或考验时,从前的日本人具备坚韧的意志,能够冷静地判断状况,客观地思考对策。这在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而且现在的日本人也缺少战胜困难的积极心态。和我一样深有此感的人想必不在少数吧?

        “精神力量”这种东西,基本上是从小锻炼出来的。可如今,孩子们很少还会忍饥挨饿,又没了过去的学徒制度,剑术和禅道的修行也变得寥寥,教育也迎来了“全民上大学时代”,

    竞争不再像以前那样激烈。可以说,日本儿童面临考验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然而一旦踏入社会,情况就会变得完全相反,考验难度较之从前更高。如今日本就业形式严峻,甚至有“冰河期”之称,一旦失败,未来的出路就会骤然变窄,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会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

        而且,即使暂时就业成功,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前只要进了公司,就不会被轻易辞退,通过这种所谓的“护送船队方式”,每个企业都能受到行业规则的保护,各艘船上的成员也能齐心协力抱成团,在精神上相互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新职员自然能够稳步成长。

        可如今,应届毕业生被要求的是拥有“立即战斗的能力”。一旦业绩不能提升,就会面临被裁掉的危险。因此,即使在公司内部,新职员也会步履维艰,如同在寒冬的西伯利亚平原上孤独跋涉一般。也就是说,以 20 岁为界,前后环境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前从未经过锻炼的人,此后就要突然身负重担。且不说担子本身有多重,光是前后的落差之大,就足以令人无所适从。正因如此,在精神上陷入绝境的 20—40 岁的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多。

        就算不喜欢,这样的现状一时似乎也没有改变的迹象。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凭自己的力量战胜困境,但要怎样才能做到呢?

        能成为治病良方、让人拥有绝对力量的,恐怕还得是读书。考虑到当前状况,其必要性也远超从前。直到不久以前,精神力量的含义还同“毅力”几乎完全一致,只要身体强健、气力充实就行了。譬如抬着轿子翻越箱根山,其原动力就是精神力量。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与体力相伴的精神力量不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或缺的思考能力,即以知识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确立价值观。当代人必须据此给自己定位。

        此外,我们现在常说的“压力”,也很少来自饥饿、死亡等因素了,绝大部分原因均在于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精神伤害。

        简单来说,能否妥善应对压力,是由够不够聪明决定的。这里所说的“聪明”,当然不是指学习成绩好,而是指能够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确定优先顺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断,妥善选择如何行动的能力。

    年轻人的“肤浅”

    说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首先要求思维速度要足够快。思维的速度加快,就能确保从容不迫,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判断。因此作为训练的一环,我常要求学生在 10 秒内完成思考并回答问题。

        但光有速度还不够,想培养出直攫事物本质的能力,思想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深度。这也是我对于当代年轻人最担心的一点。他们的思想缺乏深度,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总是轻易地或哭或笑,并且希望别人也像他们一样。

        一旦整个社会在这方面的需求增多,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都会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制作,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赚取观众的眼泪或笑声。结果不断催生出“廉价、肤浅”的作品,有些甚至会大受欢迎,进而导致廉价和肤浅愈发盛行。

        譬如,我很喜欢日本的歌谣和 J-POP,但无法忍受某些歌词无数次地出现,例如“不要沮丧”“不要放弃”“我会永远陪着你”之流,其出现之频繁,简直可用“厚颜无耻”来形容。

    当然,这些歌词所传达的信息本身并没有错,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太庸俗了。 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不知疲倦地极力追捧,这才是最可怕的。

        最近还常有年轻歌手翻唱 20 世纪 70 年代的金曲老歌,但比起我当年听过的原版,这些翻唱可谓差距明显。

        这种差距不光体现在歌手的表现力上。比如说,山口百惠演唱时的“重量级”,是由那个时代赋予她的,乐曲本身具有扣人心弦的悲伤和深沉,这是当代歌手无法拥有的,所以无论这些歌手怎样模仿,除了歌词一样,都只是流于表面,鲜少能真正打动人心。

        可即便如此,这些翻唱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这种现象或许意味着,现今已经不是追求乐曲要有深度的时代了。无论信息还是消费,都是因为我们自身太肤浅,才导致流于表面的东西盛行得势。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对于这种思想极其欠缺深度的现象,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视而不见的。

    倘若放任不理,我们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肤浅,心境自然也会越来越肤浅。要想阻止这种趋势,我们只能重新唤醒坚韧的意志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事实上,只要观察学生就能明白读书的效果。现在的学生,心地都很善良,若以善恶为标准来区分,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人。同时他们具备社会常识,头脑也不笨,一般都很规矩听话。

    从教师的角度讲,现在的学生远比以前的容易对付。可是问题在于现在的学生读书经验太少,尤其是大一新生,从没读过书的竟也大有人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似乎是因为高中生活在各方面都很忙,包括应试学习,所以他们根本没时间读书。

    不读书,精神自然就很脆弱。 一旦别人把话说得重了,他们就会紧闭心扉,或者避不见人。 不过,大学生活足有四年之久,只要在此期间多读书,整个人就能逐渐发生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变得有深度。

    为何不能只依赖网络信息

    说到读书的作用,很多人以为只是拓宽知识面。当然,这的确是读书的作用之一,但若是仅此而已,那么上网就足以取代读书了。只在意信息量的话,与其花一两周的时间读完一本书,不如在互联网上浏览一个小时,得到的信息可能更多。或者通过博客、推特等网络工具,可以了解全世界范围内其他人的想法,互相交换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人正生活在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里。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用户的意识。如果自身修养确实达到了一定深度,在此基础上妥善获取平均水平的网络信息,作为判断的参考,自然毫无问题。但如果书读得不够,只依赖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

    换句话说,要想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得先确保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达到足够的深度。

    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办法是与杰出人物一起生活,成为其弟子,但在现实中不仅很难实现,而且风险也不小。正如我们在一系列奥姆真理教事件中所见到的,一旦拜错师父,很可能被卷入大麻烦。

    在线试读

    第1章

    推动我们的“无形力量”

    亦师亦友的“读书”

    不变强就无法生存

    我每天与学生接触,对于他们的“不会整理问题”这一现象,屡屡感到不可思议。

    譬如找工作,若是想就职传媒行业屡屡受挫,就应该改变方向,尽快开始寻找下个目标,可他们却偏偏想不开,始终难以做出决断。

    再比方说,如果想当教师,就得通过教师任用考试,所以像应试学习那样的正式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常常激励学生:“既然是为了得到一辈子的工作,那就每天花10个小时去学习吧。”这个时间绝不夸张,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可我没想到,很多学生连这点时间也不愿付出。

    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跟自己谈判的能力”。他们的态度不够端正,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希望与实际的能力、状况相对照,确定符合现实的优先事项。

    对于这种情况,企业的面试官一眼就能看穿。心理脆弱的人,连自我介绍都讲不好,遇到非常规提问也不知如何回答。企业最不喜欢这种人,因为他们即使进了公司,可能很快也会辞职。或者因为不想暴露自己的弱点,容易跟周围的人发生龃龉,总之很可能在将来导致成本增加。同容易心灵受伤的人共事,自然格外费神。

    其实,为了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学也很辛苦,不得不频繁开会商议,或是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当然,大学属于教育机构,与企业的运作方式不同。对企业而言,有心理问题的员工不啻于定时炸弹。

    与此相反的情况,可以广岛东洋鲤鱼队的前田健太投手为例。他在PL学园①上学时,还不是举国闻名的选手,幸好该校拥有质、量均达国内最高水平的严格的训练体系。通过不懈的训练,他培养出了永不言败的强大精神。刚加入鲤鱼队的时候,他公然宣称“职业队也不过如此”,引起广泛争议,这或许也是其自信的一种体现。他说那句话,肯定不是就速度、技术等方面的水平而言,而是觉得自己在心理层面上足以媲美职业选手。

    事实上,他后来的优异表现有目共睹。意志坚韧的人,必能成长进步。可以说,即便在体育运动这种跟体力直接相关的领域,精神也比技术更重要。

     

    为何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那么,怎样才能锻炼自己的精神呢?当然,像前田投手这样,年轻时就置身于严酷的环境中锤炼,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很多人并不能轻易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就要靠读书。

    许多企业家都喜欢读书,尤其是领导大型企业、同时身为日本财界领军人物的企业家们,均读过大量书籍。还有我经常接触的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都是活跃至今的顶级企业家,同样也是书虫。

    在我看来,这一现象绝非偶然。首先,企业家每天都要承受超出常人想象的巨大压力,因为他们不光要对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负责,还要对员工、客户及其家人的生活负起直接或间接的责任。他们之所以不断读书,或许正是为了承担起这份重担。

    读书有两大好处。一来,读书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它能让我们得到独处的时间,使精神恢复平衡。二来,读书能帮助企业家磨炼不可缺少的决断力和判断力。

    当我们必须做出判断的时候,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能让我们跟目标对象拉开距离,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做出冷静的判断。而且,书中所记载的人类的智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判断的参考,或者为我们增添勇气。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家要是不读书,那才奇怪。

    既然如此,读书就不仅对于企业家意义重大,对所有人应该都有好处,因为当代人没有不需要判断力的。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的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他们每天只种地,并不需要时刻做出判断。虽说种地也会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但大体来说,每年的工作都是千篇一律。

    然而,这种情况放在今天可就行不通了。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事,都存在太多选项,我们不得不时刻做出或大或小的判断。大的判断比较重要,会对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例如,跳不跳槽,结不结婚,住在哪里,等等。此外还有日常琐碎的判断,诸如聚会在哪家店举办,邀请谁参加,聚会结束后去哪儿继续玩,等。

    很多时候,失败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由判断失误造成的。在职业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当实力相当的双方经过激烈对抗决出胜负后,失败的一方常会后悔:“都怪我当时选择了那个战术……”在每天的工作和交流中,一瞬间的判断失误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失败或损失。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反过来看,只要判断力得到足够的锻炼,我们就能顺利地与社会妥协。若将这一能力比作“刀”,则只需每天不断打磨,使之随时可用,而能够充当“磨刀石”的,便是读书。

    此时,“情绪”会成为阻碍。譬如,有的人因判断失误而失败了,却不反省,而是强行得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结论”。诸如“我尽力了”“正因为考虑到对方的情况,才选择了那样的行动”“所以自己并没有错”,等等。为了照顾自己的情绪,故意弱化问题的严重程度。

    如此一来,自然难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很可能拼尽全力,却因判断失误而毫无成果,不可谓不悲惨。最近,这样的人岂非越来越多?

     

    学习贤人的视角

     

    不过,要说读书只是为了锻炼务实性的判断力,与情绪全然无关,则又不对。

    的确,商学院设有锻炼判断力的相关讲座,既可以实例研究的形式学习,也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实践,或者进行讨论、判断等方面的速度训练。事实上,我的授课就经常加入这些训练,因为利用课堂上的现场教学来培养判断力,效果会非常好。

    但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角色扮演或讨论等形式,在客观上就变得难以实现了。要想在这种情况下锻炼自己,读书才是最有效的。与多人共事时不同,一个人独处能深入思考,精神力也容易得到锻炼。独处是我们挣脱情绪牢笼、冷静且客观地重新省视自身的好机会。

    书中必然存在某些视角,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优先照顾情绪之前,不妨尝试把自己的思维转换成书中的视角,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这正是读书的妙义,也关系到思考事物的灵活性。阅读量变大,视角也会随之增多。也就是说,“多视角思维”将成为可能。

    况且,作家本就多是个性独特之人。十个作家,也许会各自通过十种视角观察世界,阐释人生。若能让自己逐渐习惯这些来自他人的伟大视角,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就会发生巨变。到那时,肯定会为自己当初的一时冲动而感到羞愧,这便是智慧。

    进一步讲,通过多本书中提到的多视角思维,我们还能得到一个崭新的视角。比如,耶稣基督、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若以“何为上帝”为题目交谈,肯定会引发不可收拾的激烈争论。尽管这样的“梦之赛”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但我们可以同时阅读这三人的著作。

    这样一来,尽管三人的观点各不相同,我们仍会发现,在最本质的潜流部分,三者的价值观其实是相通的。虽然一方认为“上帝已死”,另一方提出“神国存在且将降临”的相反论调,但我们其实知道,他们是相互共鸣的关系。这大概也是读书的妙义之一。

     

    读书是追求“心灵富足”的最佳手段

     

    用读书“启动”大脑和心灵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村上和雄先生是基因研究的权威,他著有一本书,名叫《启动的活法》。该书指出,人类的基因有99.5%是完全相同的,而个体能力的参差不齐,是由每个基因的“启动”程度决定的。接触一流人物,就是启动基因的一种手段。

    我格外佩服这种思想,便也时常将之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按此实践。的确,向一流人物学习,这一点至关重要。反之,如果总是跟消极悲观的人、气量狭小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容易变成那一类人,即所谓的“近墨者黑”。

    例如,尼采将小人比作“苍蝇”——指那些嫉妒他人的成功,把自身的软弱化作对他人的报复心理的人,并提出:“不能把人生用来拍苍蝇。”

    话虽如此,可我们周围的人未必全是一流人物。为了与社会妥协,我们不得不接触一些“苍蝇”似的人,这就是现实。

    对此,尼采说了另一句重要的话:“逃去孤独里吧,任强劲的风吹吧。”这句话恰恰也适合形容读书。其含义并非指自怜自艾,离群索居。所谓“强劲的风”,是指一流人物的思想和精神。独自承受这种风吹,精神就能得到锻炼。

    事实上,我们能真正接触一流人物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一流人物的书,任何人随时都能阅读。像经典作品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更可以称为“超一流”。我们亲近这些伟大的先驱,就能在他们的帮助下,启动自身的基因。

    譬如,我们可以阅读《论语》,让孔子帮忙启动基因。这样的状态大概也会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因为《论语》尽管是两千多年前的书,但其中的许多规训仍极富现实意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第八》《论语·宪问第十四》)便是其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该干预那个职位的事。”牢记这句话,以后一旦想随便干预别人的事,就能在瞬间提醒自己自重,这样也能使自己免于麻烦。反之,这句话也可能成为推动自己采取必要行动的动力。

    换言之,每遇见一位先驱伟人的格言警句,就相当于启动一个基因。不断接触格言警句,就能启动多个基因。同时,通过读书经常接触伟人,也会刺激“干劲”等姿态和意志,有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样的状态若能长久维持,就会形成习惯,而一旦形成习惯,这之后,就全在于自己想把心态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了。

    获取正版《深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06-2415:39: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19062415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