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的心智 一本安放你灵魂的书

    弥散的心智 一本安放你灵魂的书

     

    编辑推荐

    人们往往看到的是万事万物的区别和对立面,就产生了执着,既看不到生命的真相,也束缚了心灵的自由。虽然二元逻辑也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但我们完全可以有别的方法。

    想象一下,你的意识弥散在身体的周围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如果你觉得难以想象,也许是二元对立的逻辑在作怪。不妨跟随作者,来一场意识本质的认知之旅。你会发现,意识不再是一个神秘不可知的领地。

    内容简介

    自从人类走出丛林,有闲余时间想除了食物、性和避难所之外的其他事物,人们就面临着这些基本问题: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谁?一个人是一个身体,还是一个灵魂?

    神经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的研究细致入微,却仍然对我们的自我感到困惑。在大多数现有的科学文献中,信息处理取代了灵魂。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科学家提出令人信服的说明,意识储存在身体的哪里以及是如何储存的。

    作者里卡多·曼佐蒂在本书中探究了意识的本质。“意识”这个概念源自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人们将无法认识的物质统统归为意识,使意识看起来像一个黑洞。人们既不知道意识是什么,也不知道意识在哪里,只觉得它是存在的,一种神秘的存在。作者打破了二元对立的逻辑,通过跨学科的思考,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意识即物质,你看到的物质就是你的意识。

    作者简介

    里卡多·曼佐蒂(Riccardo Manzotti):意大利米兰语言与传播自由大学哲学教授、阿联酋大学客座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的前富布赖特访问学者,拥有机器人博士学位,发表了基于意识、人工智能、机器意识和感知等的50篇论文。《纽约书评》连续多月刊登过里卡多·曼佐蒂和小说家蒂姆·帕克斯之间关于意识本质的一系列对话。

    译者:

    李恒威: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认知科学哲学、意识科学、东方心学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生活世界”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灵魂之尘:意识的魔法》(译著)、《意识与脑:一个还原论者的浪漫自白》(译著)等。

    武锐: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心智哲学。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弥散心智

    第二章 弥散客体

    第三章 体验的因果几何学

    第四章 错觉

    第五章 幻觉与梦

    第六章 客体和体验的大观园

    第七章 弥散的现在

    第八章 除了同一性,你不会有其它关系

    第九章 注视宇宙而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1. 弥散的心智

    我即周身之物。——华莱士· 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971

    人对一个客体的意识体验就是这个客体本身。到目前为止,这个解决心—身问题的方案是出人意料的、革命性的,但它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严肃对待。比如,当艾米莉注视桌上的红苹果时,她有意识的视觉体验的物理基础不过是在其脑和身体之外的桌上的那个红苹果。这个客体与艾米莉的脑一样是物理的。无论是实证证据还是已知的自然规律,都不能禁止我们将艾米莉的体验与桌子上的红苹果等同起来。苹果和神经元都是物理的。如果我们对一个多汁的红苹果的意识体验可以从神经放电中产生,那么它为什么不能从多汁的红苹果自身中产生呢?实际上,苹果本身比神经元更接近人对苹果的体验。注意:在本书中,我把体验、心智和意识当作同义词。

    人对客体的体验就是人体验的客体,我将这一观点称为弥散心智理论,并且在本书中,我将探讨这种思考方式相较于传统观点的诸多优势。大致上,传统观点认为,人对世界的体验与人体验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体验(即意识)如果不是神经活动本身,就是神经活动的属性。这种将体验定位在身体内部的看法导致了无数不可解的问题。体验如何能够接触和把握外在世界呢?现象属性如何与物理属性相匹配呢?意识与物理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弥散心智理论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解决了现象属性与物理属性相对立的问题——它直接认为两者是同一的。然而,接受这个理论并不容易。这将迫使科学家把脑看作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脑看作产生意识的器官,就像把胰腺看作分泌胰岛素的器官那样。哲学家必须摒弃分析性的区别和概念那一套精心平衡但不切实际的规划。最后,非专业人士必须摒弃对私密珍贵的内心世界的信仰。我们的体验不再停留于内部,不再停留于令人安心的、受庇护的、个人的心智领域。我们的体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这么说,我们被置于自己的皮肤之外。

    好消息是神经科学将能够重新解释实证证据。学者将停止寻找与物理属性相对的心智属性。非专业人士也将得以从幽闭的内部神经世界中解脱。

    正如传统观念所构想的,意识是不可见、不可测量、不可观察的。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心智留下的足迹,但我们看不见他们的心智。有人见过心智吗?我从来没有见过我自己的心智!我见过客体,但我从未见过体验。实际上,有人见过体验吗?我不这样认为。在我们共同的世界观中,体验是不可见的。科学家们也从未观察到任何人的意识。他们观察其他事物,如人的行为或神经放电。我们在备受推崇的科学杂志上看到色彩鲜明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然而,这些并不是人的意识体验。传统观点所描述的体验,有哪个神经科学家真的观察过吗?从来没有。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记录了标准条件下与体验共同出现或相关的物理现象,比如,人的梭状回(fusiform gyrus) 中的神经活动。正如哲学家蒂姆· 克瑞恩(Tim Crane) 在2017 年所说的那样:“fMRI 技术并不能解决心—身问题;如果它有什么作用的话,它不过是让心—身问题明显地得到了缓解。”退一步来说,直接证据的极度缺乏这一点就非常可疑。为什么体验会在自然秩序之外?为寻找另一种可能,我期待在自然界的某个地方找到体验,就像找到电子、鹅卵石和鹦鹉一样。

    事实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我们的体验与周围世界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我们的体验是由客体、人、汽车、建筑物、树木、云彩、太阳和星星等组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体验与这些事物没有区别,比如,我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与我体验到的太阳没有区别。所有构成我生命的部分都是客体。一切都是物理的。相应地,物理客体有一个因果作用,而最终它们都是我们称为“现在”的一部分。那么,在由客体构成的物理世界中,与我的体验同一的事物是什么呢?进一步而言,我是什么呢?我的物理的、时间的、空间的和因果的界限是什么呢?我的体验开始于何时何地,又结束于何时何地呢?如果我只是我的脑,我怎么能体验我身体之外的世界呢?我怎么能体验一个不同于我身体的世界?我真的在我的身体里吗?

    对于这些问题,弥散心智理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原创性的解决方案,它概述了意识是什么和意识在哪里。比如,它认为我对我面前这棵姿态优雅的柳树的体验与这棵柳树本身是同一的。如果这一观点有任何价值,那就是它坚持认为人的意识不在脑内部,而是与我们周围的客体同一。因此,人的意识处于人的身体之外。我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

    这一解决方案至少面临三种反对意见。第一种反对意见借助私人性和内在性,将显象与实在割裂开来。第二种反对意见是一系列基于错误知觉、错觉和幻觉的论证。第三种反对意见是过于简化的物理客体的概念。然而,我确信接下来的内容会解决所有这些担忧。从一开始,我想强调的是,弥散心智理论是一个关于意识的物理基础的实证假设,而不只是在概念上玩的花招。它是一个牢固的物理主义框架,旨在将意识置于物理世界之中。这样一个假设能够产生可证伪的预测。因此,弥散心智理论有资格成为一个关于意识本质的科学理论。

    我将挑战体验与世界割裂这一观点。关于客体和体验的本质的错误信念,正是这种裂隙形成的基础,而这些错误信念使我们对意识的本质从未获得清晰的理解。概念之间的区分只有在它们能成功澄清时才是有效的。否则,它们必须受到质疑。我会表明,无论何时物理客体(比如我们喜欢的红苹果)似乎都与人的体验不匹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物理客体实际上就在那里(there)。当然,这一步需要我们对“那里”这个概念当前的狭隘理解进行修正。“那里”将包含一个时空上延伸的世界,即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旦正确构想出“那里”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推进激进的一步,即人的体验不是脑内部的神经突,而是外在的客体。

    值得一提的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与一个朋友的一段对话。根据哲学界的传闻,维特根斯坦曾问他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人们总是说人类会很自然地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呢?”他的朋友回答说:“嗯,很明显,因为看起来就像太阳绕着地球转。”维特根斯坦反问道:“好吧,那什么样子才是看起来就像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呢?”同样,如果一个怀疑论者认为,把人的体验放到外在客体中是违反直觉的,那么我可能会回答:“嗯,那什么样子才会看起来就像我们的体验是外在客体呢?”而我猜根本不会有什么不同。弥散心智理论的解释与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是一致的,它只是与根深蒂固的概念框架相冲突。

    弥散心智理论完全不需要设定显象与实在之间的对立。我们可以依据物理客体来对错觉、梦和幻觉进行解释,虽然我们对物理客体一直存在误解。为了梦到一头粉红色的大象,我一定在生活中以本书马上要解释的一种方式遇见过一头真实的粉红色大象。据说有些实验对象体验过纯粹的心智属性(它们来自潘菲尔德对过饱和色调产生的脑刺激),通过仔细回顾这些情形中的证据,我们发现,实际上这类情形从未发生过。我会尽力去研究所有这类情形,其中很明显的一点是人似乎能感知到某个并不存在的事物(例如粉红色的大象)。我要说明显象与实在的差别被过分夸大了。幻觉与知觉在因果结构上没有差别,它们的差别在于一个人与客体无法交互的程度。出人意料的是,所有体验都是对外在客体的知觉。反过来,知觉与这类客体同一。

    弥散心智理论基于一个假设,这个假设与如何刻画自然以便体验与世界不再彼此冲突相关。一旦在因果性和时间上重构客体,它们就会与体验极度匹配,以致意识与世界之间的区别就会像过时的遗物一样被遗忘。一个人的体验与自然的一部分是同一的,同理,自然界中的一切——红苹果、对红苹果的体验、有关红苹果的梦,等等——都是物理的,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我们完全是根据内部表征、心智状态、现象体验以及感受质(qualia)来熟悉物理世界的,这一马格里特式(Magritte-esque) 观点—— 这个观点完美地呈现在他1933 年的画作《人类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 )中——仅仅是对实证证据的误解的一种。由于沉迷于知觉的奇观,现代传统理论过于仓促地对体验与世界之间形而上的差别下了结论。弥散心智理论表明,世界与它看起来的样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需要的关系是最简单的一种,即同一性。接下来几章的大部分内容详述了这一基本直觉是如何运作的。意识体验的所有众所周知的情形都将用意识体验与物理客体的同一性来处理,如知觉、错误知觉、记忆、心智意象(mental imagery)、后像(afterimages)、错觉、幻觉、光幻视(phosphenes) 和幻肢(phantomlimbs)。我将论证,每时每刻,我们所谓的体验都是与我们同一的世界的一部分。总之,我对放在我旁边桌子上的圆圆的红苹果的体验与这个圆圆的红苹果是同一的。不多也不少。

    获取正版《弥散的心智》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07-0515:38: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19070515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