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详解20世纪经典心理学实验-服从权威实验 揭露令人震惊的人性真相

    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详解20世纪经典心理学实验-服从权威实验 揭露令人震惊的人性真相

     

    编辑推荐

    l   社会心理学经典传记《电醒人心》重装上市,全面揭秘一代心理学大师米尔格拉姆的一生,记述服从权威实验、六度分离理论等著名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诞生始末;

    l   详解20世纪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服从权威实验”,揭露令人震惊的人性真相;

    l   不止解释了人类如何服从,更告诉了我们如何更好地反抗;

    l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戴维·迈尔斯,国内心理学及社会学权威沙莲香、彭凯平、周晓虹、何帆倾力推荐;《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等二十多家国外权威媒体一致盛赞;

    l   美国心理学历史档案奖获奖作品;

    l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为什么梁文道说:杀人不需要邪恶的动机?

    为什么熊培云说:世界离独裁只有7天?

    为什么连岳说:有人如此为纳粹屠杀犹太人辩护?

    为什么许知远说:我们应该更清醒、理智地看待我们的世界?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揭示了“平庸的恶”——房地产开发商,三鹿奶粉厂家,打死过大学生的城管,无视犯人生死的看守,足球黑幕的推手,难道他们都是纯粹的坏人?还是他们只是盲目的服从者?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是20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和实验科学家之一,他独特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思考人性的方式。1960年他在哈佛大学以著名的服从实验震惊了世人;他率先提出六度分离概念,揭示出一个我们未曾察觉的普遍社会现象。

    托马斯·布拉斯教授以深入细腻之视角、栩栩如生之笔触,细密梳理了米尔格拉姆的研究成果,首次向世人展示出这位与众不同的科学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托马斯·布拉斯

    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服从权威。

    研究米尔格拉姆及其学术遗产的专家,曾发表过40多篇关于米尔格拉姆的文章。

    因本书获得美国心理学历史档案奖:1998—1999年度的J. R. 坎特奖。自1987年起,他在大学中开设了一门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社会心理学课程,并亲掌教鞭。在美国心理协会2001年年会上,为了表彰其在米尔格拉姆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布拉斯受邀进行了年度斯坦利•霍尔演讲,这对一名心理学家来说是至高的褒奖。

    目录

    媒体评论

    序言 电车上的犹太男孩 

    前言 认识真实的社会世界 

     

    01无名社区走出了高才生

    米尔格拉姆成长于人口混杂的移民社区,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哈佛多元化的师资力量、丰富的知识体系以及广泛的社会关系,激发了他对社会科学的极大兴趣。

    犹太小子的快乐童年

    与心理学一见钟情

    穷小子的坎坷求学路

    阿希与从众实验

    向权威发起挑战

     

    02不同的文化,不一样的从众行为

    米尔格拉姆的跨文化实验有着深远而划时代的影响力,因为它呈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民族性格的研究主题从沙发椅上的思索,转化为客观的科学性探究。

    如何以实验方法研究“国民性”

    理论假设和实验结果哪个更重要

    实验也有伦理

    海外留学的小插曲

    挪威人和法国人谁更从众

     

    03情定“服从权威”

    米尔格拉姆明白,若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做出重大且杰出的研究计划。在离开普林斯顿的前一年,他已经有计划了:关于对权威者服从的行为研究。

    不如意的毕业季

    探索研究服从的新方法

    好人也会作恶

    爱情事业双丰收

     

    04是什么导致了“平庸的恶”

    权威带来的服从力量之强,足以让我们背弃自己的道德原则,这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服从实验告诉我们,服从是情境特质的函数,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越了人格的变异性。

    服从实验正式开启

    听从命令还是坚守内心

    四段距离,四个结果

    边叹息边服从

    什么样的人会反抗权威

    哪些环境能鼓励人反抗权威

     

    05有关服从实验的诸多争议

    一系列的服从实验除了惊人的结果之外,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讨论与批评。虽然米尔格拉姆进行研究时已经考虑到道德的问题,但在结果发表之后仍然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欺骗被试是否违反了实验伦理

    实验情境能代表真实的人性

    为揭露人性而伤害被试值得吗

     

    06六个人连起全世界

    米尔格拉姆重回哈佛大学后所进行的研究,最能代表他在坎布里奇的岁月。他的工作计划中有两个议题特别重要:丢信方法和小世界现象。这两者都已成为社会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非常有价值的创新研究工具。

    重返学术伊甸园

    从丢信看态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小世界

    告别哈佛

     

    07城市如何影响人的心理

    离开哈佛到纽约城市大学后,城市生活心理学成为米尔格拉姆的主要兴趣,他将社会心理学应用在城市的相关课题上。他利用很多创新的实验方法,说明人们在城市和小城镇的行为会有哪些不同。

    纽约人心目中的纽约什么样

    “你可以给我让个座吗”

    熟悉的陌生人

    暴力电视节目是否会引人犯罪

    性格古怪的天才

     

    08让社会心理学走入大众视野

    米尔格拉姆根据《城市生活体验》一书拍摄了影片《城市和自我》,他的制片经验让他看到科学方法有一些限制。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制作影片已经开始进驻米尔格拉姆兴趣和活动的舞台中心。

    将目光转向欧洲

    画出巴黎人的心理地图

    服从实验终极总结

    每个人都关心的服从话题

    电影是另一种心理学实验

     

    09我们如何构筑对他人的印象

    米尔格拉姆在纽约城市大学的时候,最苦恼的事莫过于向外面申请研究经费补助,不断遭遇困难,因为实验计划的理论基础薄弱而被拒绝。另外,他的心脏也开始出状况,慢慢耗损他的体力和意志。

    在电影中探讨实验伦理

    你能看出是谁在说话吗

    突如其来的病魔

    一代心理学大师的最后岁月

     

    10研究服务于大众的心理学

    米尔格拉姆留下的遗产是清晰易懂、没有术语的文章,让他的研究工作可以被广大的读者群接受。他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让社会大众认识到学术的价值,用科学的取向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

    一个实验影响所有人

    洞悉人性,方能完善自我

    从“平庸的恶”看纳粹大屠杀

    瑕不掩瑜的服从实验

    丢信方法和小世界理论

    做最有趣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前言

    电车上的犹太男孩 

    1944年夏天,在匈牙利盟友的协助下,德国纳粹在布达佩斯开始实施抓捕犹太人的行动,并将他们押送到奥斯维辛的死亡集中营。行动总指挥就是臭名昭著的阿道夫·艾希曼。

    多瑙河将布达佩斯一分为二:东部的布达和西部的佩斯。布达鲜有犹太人的影子,大多数犹太人都居住在佩斯。搜捕行动期间,一位犹太母亲和她两岁的儿子在拜访完亲戚之后,坐着电车从佩斯返回布达的家。事实上,她不久之前还住在佩斯。1939 年,德国政府为了大规模诱捕犹太人,甩出了“到东部重新安顿工作”的诱饵,数万名德国犹太人掉进了这个陷阱,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大都未曾意识到,人间地狱即将到来。这位明智的母亲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于是,她设法弄到一份伪造的天主教身份证明,搬到了布达。

    电车驶过跨越多瑙河的大桥,车轮发出有节奏的咔嗒声。忽然,男孩稚嫩的声音打破了这种节奏。他问道:“妈妈,为什么我不像其他犹太男孩一样戴帽子?”车上有很多乘客,没准还有匈牙利纳粹军队组织箭十字党徒,男孩的问题很可能带来可怕后果。母亲急中生智地对孩子说:“我们到站了。”然后抓起男孩的手就下了电车。他们下车的地方是桥的中央,距离目的地还很远。居然没有人拦截他们,这真是一个奇迹。

    我就是那个拉着母亲的手站在桥上的男孩。长大之后,我的思绪常常会飘回电车上那危急一幕。时间似乎在那一刻停驻了,好让我的母亲有足够的时间做出正确反应。我也时常问自己:那一刻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当时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母亲肯定不会带着我从电车上逃下来。那么,为什么她在那一刻如此恐惧呢?

    上大学之后,社会心理学拓宽了我对人类行为的看法。我逐渐意识到,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儿时提出的那个问题可以引申出欧洲犹太人大屠杀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学谜题:那些杀害了600万犹太人的纳粹德国及其盟国的刽子手,那些曾经的普通人,怎么会对他们的犹太同胞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有的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戮,却对身边的罪行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里面的心理学机制是什么?

    在读研究生期间,我第一次接触了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以及他对人类服从权威问题做出的精辟分析。服从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历史上最著名的研究之一。他在发表的第一篇实验论文中,开宗明义地将他的研究与大屠杀结合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至今,心理学界一直试图对大屠杀做出解释。在米尔格拉姆之前已经有很多心理学家对纳粹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研究。米尔格拉姆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通过实验室实验这一科学方法解释了犯罪者的行为。

    这种方法帮助他实现了两个看似完全对立的目标:一方面,大屠杀如此极端和充满暴力,在分析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并非易事。相对于其他的质疑方式,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方法确保了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他及时而恰当地向世人揭示了破坏性服从的本质,那些实验中潜藏的可怕含义令任何人都无法冷静旁观。

    米尔格拉姆是心理学界最多产、最不拘一格、最富有创新性的学者之一。进行服从实验之时,他刚刚博士毕业,在耶鲁任助教,正处在个人事业起步之时。服从研究结束后,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范畴,进行了小世界现象(又称为“六度分离理论”)、丢信方法(lost-letter technique)以及城市心理地图(mental maps of cities)等研究。数十年前,我开始对科学家头衔背后的米尔格拉姆感到好奇,随着对他了解的逐步深入,我发现他的性格一如他的研究,不同寻常、复杂多变。

    过去的20年来,我一直都在研究米尔格拉姆,研究他的成就,研究他这个人。一路走来虽然扩展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内心很沉重。很显然,纳粹统治匈牙利那段时间给我留下了痛苦的回忆,这是我对服从实验产生特别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写作此书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此。我相信,米尔格拉姆的研究成果会让每个人都有所受益,因为它解读的是最基础的人类互动,它的力量足以改变你我看待这个真实社会世界的方式。

    获取正版《好人为什么会作恶》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08-0109:36: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0080109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