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往人们认为,哀伤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丧亲者会遵循一种自然的轨迹而逐渐获得疗愈。然而,死亡本身就是人类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对自身或所爱之人离世的方式不一定总是自然的,回应方式也并不能一概而论,它由各种文化力量和话语共同塑造而成。
本书作者鼓励人们在遭遇丧失之后,通过不断打磨、润色两个人关系当中曾经存在的一些细节来帮助生者缓解丧亲所带来的痛苦。书中内容充满智慧,案例让人印象深刻,其中运用问句形式开展的对话,重新建立了生者与逝者之间的关联,可以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解脱的体验。
本书论证精妙,所提出的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帮助咨询师和处于丧失阴影笼罩下的人开启有智慧的对话,让他们在对话中找到逝者生命中的美好与活力,也让他们自己的生活更加丰盈。
作者简介
罗琳·海德克(Lorraine Hedtke),社会工作硕士,注册临床社工,心理学博士。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咨询心理学教授,兼任美国后现代陶斯学院研究员,并在世界各地讲授死亡与哀伤相关的培训课程。
约翰·温斯雷德(John Winslade),心理学博士,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咨询心理学教授,兼任美国后现代陶斯学院研究员。与他人合著了11部关于叙事治疗和冲突调解的著作,这些著作被译成了6种语言。
译者简介
吴限亮,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就职于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专业兴趣为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心理治疗。
何丽,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教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横向课题若干,主要研究方向为丧亲及哀伤。
审校专家简介
李明,著名叙事心理学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督导。
前言
哀伤心理学当中充斥着各种分析取向的模型。从弗洛伊德的模型到库伯勒-罗斯(Kübler-Ross)的模型,再到最近的哀伤双程(dual process)模型以及哀伤双轨模型(two-track models),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这些模型假设专业工作者应该据此帮助人们勾勒一个哀伤的过程。许许多多的研究者出于善意试图了解当一个人丧失挚爱的人时会经历些什么,因此这样的模型层出不穷。
我们无意再增加一个类似的模型。我们怀疑使用这些模型可能存在一个风险:这些模型可能会被强加给那些容易受到思想殖民的人,因为他们实在是太脆弱、太不容易了。即便这些规范模型有用,它们也是建立在一个比较片面的认识论假设以及对于现实过度简化的解释之上的,其中一个假设就是“要把亡者放下”。
本书志不在此。我们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启发人们探寻一条新的路径:即便遭遇不幸,我们依然可以感到安慰、得到支持,甚至精力充沛、生机勃勃。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提问,而不是提出各种建议。我们的目标读者是那些目前正在从事哀伤咨询的工作者,包括医生、心理学家、咨询师还有丧礼上的司仪。我们想介绍一些提问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哀伤研究。传统的哀伤研究总是试图验证某个模型是否真实。
我们之前曾经发表过有关回塑对话的论文(Hedtke & Winslade,2004;2005),鼓励人们在遭遇丧失之后,通过不断打磨、润色两个人的关系当中仍然存在于生者记忆中的一些细节来帮助生者缓解丧亲所带来的痛苦。在本书中,我们依然强调这一点,只是我们会更深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吸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哲学观点,比如我们在第8章中讨论时间问题,在第4章中强调身份认同的发生和变化,都是受他的启发。第5章提到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话外之音”(absent but implicit)的理念,但我们做了新的应用。过去我们对于死亡及哀伤当中的权力关系谈论得很委婉,在本书的第6章中,我们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强调这一点。
综观全书,我们始终坚定一个信念:走出哀伤的最佳方式不是遵循某一个预先设定的模型,而是精心雕琢每个人个性化的回应方式。我们选择使用“雕琢”这个概念,是非常用心的,它需要技巧和主动性,往往是人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当中习得的,往往介乎科学与艺术之间。如果我们严肃认真地看,“雕琢”这个词改变了我们做咨询的方式。为了帮助人们把握好自己的技艺,我们需要提出一系列探寻性的提问方法,而不是将一些既定的模型生硬地套在个人的经验之上。我们强调好奇心比知识更加重要,但是,好奇心也是有目的性的。在本书中,我们的目的就是当人们处在哀伤之中,并且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时候,重新定位我们的好奇心。
本书有一个愿景:假如我们给人们机会,假如我们对他人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很多人是能够自如地应对死亡和丧失的,很多人是能够在满目疮痍中找到一些重要意义的,很多人是能够在痛苦和丧失之中找到美好体验的。我们认为,协助人们找到这些时刻中的美好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这也是一个好的咨询应该追求的目标。在我们专业的助人工作中,能够让我们的实务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也是一件符合专业伦理的事情。尽管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这个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们已经在许多对话中做到了这一点。在本书中,我们也呈现了一些之前做的真实案例。
为了对我们所提倡的方法做出充分说明,每一章都呈现了至少一个真实案例。这些真实案例都是根据真实的咨询对话记录下来的,有的经过了一定编辑。这些对话案例主要是本书第一作者所做,大部分都是在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的对话录音。罗琳通过这些工作坊带领人们运用这个方法与经历丧亲的人对话。这些工作坊在很多国家举办过,参加的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所有的转录文稿中,这些志愿参与的人可以选择一个化名或者换一个虚拟身份,以便保护隐私。但是非常有趣的是,也许是出于对这一实践的见证,有一些志愿参与者要求我们直接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他们对于自己所说的东西感到非常骄傲,希望能够署名。在第8章中,梅根和宝拉是对话中的一对母女。宝拉在对话转录之前就离世了,但是她非常明确而直接地希望在转录对话当中使用她的真实姓名。对于她而言,本书提到了她的故事,也算是一种遗产。对另外一些参与者的身份,我们做了一些调整,以便保护他们的隐私。在此,我们完全尊重他们的选择。
第1章提到的故事来自日本京都的松下禾香(Waka Matsushita)。这个故事出自本书第二作者做的一段会谈,但是具体文字是禾香本人写的。在这里,为了保护故事主人公的隐私,故事文本中提到的其他一些人的身份和名字都已被更改。
在第1章中,我们列出了本书写作的前提假设与理论基础,并且解释了我们所谓的“构建具有美感的哀伤反应”的含义。它与强调“哀伤是一个自然的反应”且给文化差异留下较少空间的那种假设形成鲜明对比。第2章,我们追溯了哀伤心理学的历史,包括弗洛伊德1917年的那篇题为《哀伤与抑郁》的论文,以及后来他的追随者们(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埃里希·林德曼(Erich Lindemann)、科林·默里·帕克斯(Colin Murry Parkes)、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的思想。近来哀伤心理学从精神动力学假设逐渐转向社会建构主义的理念,以1996年《持续性联结》的出版为开端,这一点我们在本书第2章中也做了介绍。第3章介绍本书其他部分所涉及方法的理论基础。在介绍人类学家芭芭拉·梅耶霍夫(Barbara Myerhoff)的工作之前,我们探索了回塑(“re-membering”中间的连字符我们是故意设置的)主题以及记忆的社会心理学,之后介绍了梅耶霍夫的人类学研究。第3章梳理了将她的工作发展成为叙事实践的“回塑对话”的过程。所以,前面三章就为本书其他部分的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从这往后,本书会针对一系列特定的议题展开论述。这些议题往往是极富挑战性的,令人痛苦。我们要探索如何用一个更加具有美感的方式,创造出有目的回应。其中第一个主题就聚焦于故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这是第4章的内容。身份认同被视为一个流动的变化过程,“他是什么样的人”不是固定不变的。第4章还展示了在面对身边的人创伤性死亡的时候如何做出回应,比如自杀。同时也谈到在面对非常麻烦、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如何开展对话,例如存在虐待的关系。第5章,我们强调了迈克尔·怀特所提出来的原创理念“话外之音”,我们要运用这个概念不断构建或者反复构建哀伤的意义,我们要重拾因哀伤而被抛诸脑后的一些美好体验。第6章,我们转向关注死亡和哀伤当中的权力关系,关注和处理三个主要领域:在治疗关系当中的专业权力;在哀伤心理学当中知识的控制权力;对人们的哀伤方式产生各种影响的社会力量。在第7章中,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对时间的概念化。古老的斯多葛学派对“克罗诺斯”与“伊恩”做了区分,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进一步澄清了这种区分。受他们的启发,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一章的案例是为了让读者思考基于永恒的时间观所创作的具有美感的对话的价值。在第8章中,我们转向与临终者所进行的咨询性对话,我们要让他们把危急情境中的辛酸表达出来。第9章对整本书主题进行小结,并提供一种新途径,给人带来希望。
本书的创作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我们在此对很多人表达谢忱。我们感谢劳特利奇出版社的朋友们,尤其是安娜·摩尔(Anna Moore)女士,她非常坚定地相信我们所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我们还要感谢本系列丛书的主编罗伯特·内米耶尔(Robert Neimeyer)先生,他以多种方式给我们鼓励。我们要感谢松下禾香女士,她在第1章中写下自己的故事。我们也要感谢在每一章中,愿意将自己个人访谈中的故事呈现出来的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选择匿名呈现,另一些人则愿意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呈现出来。出于对他们隐私的考虑,我们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真实姓名。我们要对他们表达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的信任,信任我们能够照顾好他们和逝者之间关于爱的故事。我们不应该辜负这份信任。
现在本书的意义和价值就掌握在读者你的手中了。我们希望你在这个旅程中感觉良好。我们希望,本书所强调的重要思想能够影响你的生活以及你和那些逝者的对话。我们希望这些影响能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和行动中,而非仅仅停留在观念里。
罗琳·海德克和约翰·温斯雷德
加利福尼亚州雷德兰兹市,2015年12月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