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潘绥铭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创建人,创立了“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性化”等基本概念,被读者亲切地评价为是“少有的既做问卷,又做定性的学者;是既有哲学领悟,又有生活灵性的学者;是既‘老奸巨猾’,又真诚无比的学者”。黄盈盈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现任所长,充满人情味,从事“小姐”调查研究二十余年,为“小姐”发声:“当我们试图想用文明道德这样的一个利刃去指向她人的生活的时候,请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在用谁的道德标准绑架的又是谁的生活,在复杂的现实与社会分层之中,请更为公允地思考道德秩序这样的问题。”
翻开这本书,我们看到的是潘绥铭、黄盈盈教授等一生调查研究经验的总结,正如读者所述:“读完就像江湖小虾米被老司机凭空灌入几十年功力”,“来自一位前辈的恳切指导,如果学术是个江湖,这本书就是很详尽的武功秘籍了”。
我们读到的是清晰和事无巨细的社会学调查实操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本在一众研究方法的书中可谓独特。独特在讲述进行研究的细节,一般的方法书都太干净了,给人一种幻象仿佛调研分分钟就能做好:受试者能够领会研究者的意图,愿意表达真实的自己,数据收回来干干净净,分析就能发表。但是现实是做研究有很多脏活和细节活。比如调查队伍的构成,去了住哪里,为什么要拿笔电做记录,问卷条目设置,如何打消受试者的顾虑”。
我们读到的是30年调查实践经验的反思和分享,“最Hard模式的研究催生出的,最sensitive的方法反思。还好有这些较真的人,在停滞不前的研究方法论争中,开辟出新的天地”,“超级感谢老师把这本书作为社会研究方法课的参考书。每次读都会不断反思自己,都会有很多启发。尤其是做了访谈和观察以后再来读书反观自身,都会觉得真的是经验之谈,深入浅出。里面太多地方能够警醒我了”。
相比于国外的教材,我们读到的是适合中国情境的社会学调查方法,“如果运用西方的定义来确定自己的选题,却又不了解本土的实际情况,那么在调查结果中要么发现中国基本不存在这种问题,要么比比皆是,却忽视了自己其实是在中国研究了一个伪问题”。
我们读到的更有研究者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不是刻板的被调查者形象,而是他们的生活和人生,“对于‘对象’个体赋予主体化,伦理原则以及对他者关系的由浅入深等体现出很深的人情味和关怀”,“研究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场恋爱”,“问卷调查可以只是一种工作,而定性调查则必须是一种生活。然而潘老的这类定性调查怕是要绝后了”。
翻开一本书,学一门学问,品研究者的调查人生,与他者共情,看见他者的生活。
内容简介
《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第二版)》是关于社会学调查的实战指南,首版于 2011年出版。在以译介式教科书为主导的方法领域,本书结合中国社会背景,实现了切身且反身的方法学研究。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作者就中国人的性行为、性关系、性观念进行了四次全国范围内的随机抽样调查,并在多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访谈了 1300 多位相关人群,积累了大量的定量与定性调查实地经验。本书案例丰富,讲述清晰、生动、具体,经验与教训并举,被誉为“社会学调查接地气的和具有操作性的书”。
全书分为三篇,包括定量调查方法和定性调查方法方方面面的问题、社会学调查的整个过程和深入的论方法探讨。上篇首先界定了社会学问卷调查,侧重讨论了社会学调查的灵魂“元假设”和其四步逻辑操作、光谱式思维;其次分析了社会学问卷设计的初始考虑,即问卷调查做不到什么、问卷调查是要研究问题而不是描述现象、理论筛选问题、设置相关假设等,探讨了问卷设计中常见的误解、反思了设置开放题和“观念调查”问题等;最后回顾了整个调查实施过程和问卷调查的操作方法以及“过程控制”。中篇是对定性调查的切身分析,作者指出定性调查就是“谈恋爱”,阐发了“求同法”“求异法”“求全法”的三种境界,说明了对象的选择、人数问题和光谱式思维、定性调查设计,探讨了研究情境中的“人”的社区调查、研究生活中的“人”的相处调查、深度访谈、座谈会调查法。下篇是对论方法的探讨,深入分析了主体建构论、光谱式理解和研究伦理问题。
比起十年前的第一版,第二版有不少新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讨论起点,扩充了新的内容。对于想要打下坚实的调查基础,但又觉得其他的教材类图书晦涩难懂、操作性不强的新手来说,本书是你的不二之选;对于想要提高本土化调查能力,觉得国外教材的内容不符合中国社会情况的研究生来说,本书是你的不二之选;对于想要提升社会学调查境界的学者来说,本书是你的不二之选。
作者简介
潘绥铭,退休前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创建人。从事性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自1985年开始在不同人群中开展性方面的社会调查,主持过数十次性社会学的定量调查,其中包括四次全国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1998年以来开展地下性产业的定性调查。出版专著 20余部、论文数百篇,创立了“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性化”等基本概念,并提出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建构视角”。主持撰写《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合著,2011)。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现任所长。从事性/别与身体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医学社会学研究。自1999年起开展地下性产业的实地研究,并长期关注对研究过程的研究。在方法领域,出版《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2018)、《我在现场》(合著,2017)、《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合著,2011),及相关方法学论文十余篇。
王东,社会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学研究,承担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出版《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合著,2011)。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