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中年危机、遭遇精神暴力、在关系中不被需要、面临失去工作或健康的风险、价值观遭到动摇,人的存在感就会被削弱。不安全感引发仿佛将要死亡的恐惧,这就是焦虑的源头。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中年危机、遭遇精神暴力、在关系中不被需要、面临失去工作或健康的风险、价值观遭到动摇,人的存在感就会被削弱。不安全感引发仿佛将要死亡的恐惧,这就是焦虑的源头。

     

    编辑推荐

    1. 该书解读的心理学家罗洛·梅,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并开创了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而与之相关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图书受到读者的热切关注,因此其中仍有待开发的市场空缺。

    2. 系列前作豆瓣口碑评分均不错,都高于8.5分,已积累一定读者基础;

    3. 本书为首次由国内精神分析研究领域的专业分析师来解读罗洛·梅,确保内容的专业性与通俗化,降低了读者入门阅读的门槛,提高阅读体验。

    4. 作者为存在主义心理学国内领军学者,从本科到博士均师从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本人也常年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当代代表学者有长期交流,桃李满天下,所在从事的工作领域与学术领域是非常垂直且对口的核心传播圈层,营销期可助力传播。

    内容简介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观点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答案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存在”受到威胁时,不安全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无法构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产生一种“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感,或将要被“杀死”的恐惧,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死亡焦虑。时代的转变、疾病的暴发、激烈的职场竞争、关系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一个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罗洛·梅之口,将“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感等一系列反应。

    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丧失。本书也通过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观,从“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作者简介

    杨韶刚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论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领域建树颇丰。迄今已出版专著16部、译著44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并先后主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曾师从章益、李汉松、车文博等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并先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等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詹姆斯·布根塔尔、科克·施耐德等美国当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有长期的学术交流,是国内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的领军学者。

    获取正版《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1-1008:53: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41110083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