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东园左邻右舍》当故人逝去,历史缄默,还有建筑在说话。单读书系035。让挂上“历史建筑”标志牌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说话,讲述1926—1966年小楼里的住户与往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的非虚构力作

    《燕东园左邻右舍》当故人逝去,历史缄默,还有建筑在说话。单读书系035。让挂上“历史建筑”标志牌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说话,讲述1926—1966年小楼里的住户与往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的非虚构力作

     

    编辑推荐

    讲述52户人家悲欢离合的故事,篇章页配有9幅不同造型的小楼钢笔素描图,每栋小楼后附有1926年至1966年的住户名单和85幅各家在燕东园小楼的珍贵留影。章后还附有220多个人物注释,为解读相关的往事打捞一批可能已被遗忘的学人

    内容简介

    燕东园左邻右舍》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的非虚构力作,让挂上“历史建筑”标志牌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说话,讲述1926—1966年小楼里的住户与往事。作者以特稿的笔法、详尽的史料搜集,以及对数十位燕东园二代的访谈实录,抢救对现场的记忆,抢救被淹没的历史——缅怀与致敬那一代学人:他们出生于清末民国初年,留学于海外,在国难时毅然归来,以科学文化报效祖国,历经各种磨难,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徐泓的父亲徐献瑜曾任燕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她出生于燕京大学燕南园59号,从1946年深秋在她出生一百天时搬家至燕东园40号,至今一直住在燕东园,是这个园子里仅此一家的老住户。她深入每个家庭,记录了感人至深的夫妻情、父子情、父女情,还有邻里之间的同事情、师生情,重现了那个时代学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书斋里的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徐泓

    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1998年前从事新闻工作,高级记者,曾任中国新闻社新闻部副主任,北京分社社长。1998年以后,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出版专著《大人物 小人物》《我所珍惜的:30位北大传媒人访谈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等。

    获取正版《燕东园左邻右舍》直达购买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weinxin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 weinxin
    hui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2-2808:52: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yankan.com/20241228083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