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解读资本市场的“零容忍”,给金融机构的一副清醒剂,助力金融机构转型及健康发展
2.中国证券市场开拓者之一,证监会铁腕监管人物,“资本市场优秀一把手”,结合多年政策研究和实践经验,解读金融领域改革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3.反思中国资本市场,批判金融业自成吸金王国的美国模式,开拓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预测资本市场发展方向的力作。
4.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联袂推荐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调整阶段。金融自由化的误导带来金融异化、功能错位等问题,造成资本市场混乱。本书是中国证券市场开拓者之一、深圳证监会原局长张云东,反思中国资本市场,批判金融业自成吸金王国、重塑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的力作。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影子银行无序扩张,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高杠杆金融衍生品等风险加大,金融机构从金融服务中介转身为金融交易者,面对这些市场风险及监管重叠、监管套利和监管空白等现状,作者紧扣把握金融工作回归本原、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四个原则,提倡回归金融的本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书中每篇文章无不围绕中央政策,且站在监管一线角度,进行讲解。首次提出加强功能性监管,形成监管合力,用社会主义金融文化重塑金融市场,构建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的深入探讨金融机构转型、完善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战略性问题,提出未来制度建设的设想方案。
内容简介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30多年就已经成为全球超大的新兴市场,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出现或经历各种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探索。
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参加中国资本市场的创建,并长期在监管一线工作,基于多年的研究和监管经验,提出资本市场各类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真谛。他尖锐地批判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种种金融迷思和市场乱象,提出要警惕在市场建设中照搬照抄,克隆美国式资本市场模式,要坚持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提出如何把握金融工作回归本原,服务实体经济,要解决金融中介为谁服务的问题,建立资本市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而提出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目标,坚持正确的金融功能和定位,要正本清源,用社会主义新文化重塑资本市场。
作者简介
张云东,中国证券市场开拓者之一,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和运营政策制度设计。
1988年,供职于深圳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从事股份制改革与深圳交易所创建工作。1990年,主笔起草中国资本市场部具有法律效力文件——《深圳市股份有限公司暂行规定》。1994年至1995年,参与国务院关于B股、H股条例的起草工作。2000年至2012年,任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被中国证监会授予“资本市场优秀一把手”称号;纪念中国资本市场20周年时,被《上海证券报》评为“中国证券市场20年20人”。多年来,参与中国证监会组织的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数十篇有关资本市场的文章,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 微信号
- 网站问题、用户注册登录请联系站长,看到第一时间及时回复。
-
- 公众号
- 慧眼看每日荐书,关键字找书,新功能陆续增加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