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 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 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 历史

《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 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 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

  内容简介 百年后德语版重现,中译本首次出版 重回历史现场,“他者”视角看晚清 唐浩明、马忠文、戴海斌  推荐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
阅读全文
2021-07 回望:近代一百年 晚清中国如何进入现代化之路 政治抉择/文化启蒙/经济转型 回看近代历史,梳理成败得失 历史

2021-07 回望:近代一百年 晚清中国如何进入现代化之路 政治抉择/文化启蒙/经济转型 回看近代历史,梳理成败得失

  编辑推荐 本书以晚清中国如何进入现代化的通路为主线,观察这一历程中政治、社会、文化的标志性事件和人物,分析历史事件不为大众所知的前因后果,揭示历史的多种可能。 内容简介 《回望:近代一百年》全书共分为三编,编为“回望百年”,回顾了晚清政治改革中改良与变革的互相博弈;第二编为“重建晚清历史细节”,重新分析了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晚清新政、辛亥革命、民国的建立等历史事件;第三编为“百年文...
阅读全文
2021-05 晚清官场镜像 杜凤治日记研究 众多鲜活材料刷新了人们以往对晚清“基层治理”的认知 历史

2021-05 晚清官场镜像 杜凤治日记研究 众多鲜活材料刷新了人们以往对晚清“基层治理”的认知

  编辑推荐 本书信息丰富,众多鲜活材料刷新了人们以往对晚清“基层治理”的认知。由于日记的私密史料性质,对其耙梳可见晚清地方政治的实在肌理,而非写在典章制度里的“纸上政治”。书中对官场各色人物均有描摹;亦写出地方官的种种公务——如在“刑侦”技术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审命案,在不知纳皇粮为天经地义之事的地方收皇粮,协同地方士绅士完成有限的“城市公共服务”等;对广东的民生礼俗、岁时节令也有勾勒。对...
阅读全文
2021-07 马勇讲清史(全5册)阅读晚清更佳读本 许知远、余世存推荐 敬意与温情,重叙晚清历史 传统与创新,重构中国社会 历史

2021-07 马勇讲清史(全5册)阅读晚清更佳读本 许知远、余世存推荐 敬意与温情,重叙晚清历史 传统与创新,重构中国社会

  内容简介 《激荡:晚清二十年》《激荡:晚清二十年》是对清王朝崩溃最后二十年历史的整体性研究,对一系列重大事件做了简要叙述和重新解读,包括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等。本书分析了在整个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晚清最后二十年的特殊性与积极意义;也让我们认识到熟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可能的另外一面。 《觉醒:甲午与中国历史转折》甲午年的黄海海战惨败后,和比战难。李鸿章...
阅读全文
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大全集 (套装共4册) 历史

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大全集 (套装共4册)

  内容简介 比小说还好看!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各方势力、各个利益集团生死搏斗最终同归于尽的晚清18年。无论是洋务派还是变法派,保守派还是改革派,立宪派还是革命派,只要踏入权力中心,都将毫无例外地转变成一种势力——既得利益集团。 翻开本书,读懂戊戌变法为何沦为戊戌政变、慈禧为何先炮击大使馆再屠杀义和团、袁世凯为何既是改革推手又是亡清关键……看透晚清层层诡异的历史迷雾背后无比清晰的权力逻...
阅读全文
2021-05 激荡:晚清二十年 一个被误读的时代,一个上升的时代,一个值得铭记的时代 用理性、怀疑、批判、温情、想象力,走出悲愤,走近真实 历史

2021-05 激荡:晚清二十年 一个被误读的时代,一个上升的时代,一个值得铭记的时代 用理性、怀疑、批判、温情、想象力,走出悲愤,走近真实

  内容简介 《激荡:晚清二十年》是对清王朝崩溃最后二十年历史的整体性研究,对一系列重大事件做了简要叙述和重新解读,包括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等。本书分析了在整个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晚清*后二十年的特殊性与积极意义;也让我们认识到熟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可能的另外一面。 作者简介 马勇 知名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史等研究。 著有"晚...
阅读全文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解构危亡之际的社会实相 还原重大事件的细枝末节 反思动荡乱世的历史遗训 历史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解构危亡之际的社会实相 还原重大事件的细枝末节 反思动荡乱世的历史遗训

  编辑推荐 ◎“通俗说史”新锐作家凤城杜哥激情开讲 本书不同于枯燥的正史,作者以诙谐的口吻讲述晚清历史,趣味横生,同时内容又兼具学术的严肃性。 史料皆有据可查,不戏说,不妄言。*不因为追求叙述的生动灵活,而篡改历史。 ○多重视角,解构危亡之际的社会实相 ○探幽发微,还原重大事件的细枝末节 ○冷静观世,反思动荡乱世的历史遗训   ◎“天涯论坛”百万点击量神帖 作品原为“天涯论坛...
阅读全文
历史深处的民国(套装全3册)晚清 共和 重生 幽默解读1840~1945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百年风云真实再现 历史

历史深处的民国(套装全3册)晚清 共和 重生 幽默解读1840~1945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百年风云真实再现

  编辑推荐 ★这是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彪悍之作!他—— 运用码农的超清逻辑思维; 利用在美国工作期间,阅遍美国各大图书馆珍贵的中国近代历史资料; 收用大量珍贵、罕见、权威的史料和名人信笺; ★1840~1945,一部读起来不让人愤懑的近代史,一部叙述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史诗! 这不是一套简单的民国历史,而是“应该人手一套的优秀历史普及读物”! 想了解中国近代100年,买这一套书就够了。...
阅读全文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细节,颠覆对中美两国的传统认知 历史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细节,颠覆对中美两国的传统认知

  内容简介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中美两国并不接壤,但自1784年以来却从...
阅读全文
中国改革史系列(套装共3册)以“历史的拾荒者”自诩的雪珥先生的名著 历史

中国改革史系列(套装共3册)以“历史的拾荒者”自诩的雪珥先生的名著

  编辑推荐 以“历史的拾荒者”自诩的雪珥先生的名著。雪珥先生以对百年前中国那一场大改革研究出名。一百多年前,改革也曾经是中国的主旋律。一个锐意改革的王朝为什么最后会垮掉?中央威权削弱,政府公信力丧失,全民腐败,操切,浮躁,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晚清败亡,不是源于革命的摧毁,而在于抗拒改革数十年后,在一次次盲目的改革中死于冒进。这是雪珥-中国改革史系列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作者也毫不避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