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社会:亚当·弗格森的社会、政治和道德思想 一部关于苏格兰启蒙哲学家亚当·弗格森的入门指南 哲学宗教

激情社会:亚当·弗格森的社会、政治和道德思想 一部关于苏格兰启蒙哲学家亚当·弗格森的入门指南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苏格兰启蒙哲学家亚当·弗格森的入门指南! 1、亚当·弗格森(1723-1816)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广博、原创程度上,丝毫不逊色于亚当·斯密、大卫·休谟等人。 2、有别于同时代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讴歌,弗格森更关心人类的情感、激情在现代政治与道德生活中的作用。 3、弗格森关注社会变迁的动力学机制,并指出社会演变的自生自发秩序,从而成为现代社会学的重要...
阅读全文
郑也夫作品系列:论文与治学 北大教授郑也夫几十年读书、学问、写作的心得体会 社会科学

郑也夫作品系列:论文与治学 北大教授郑也夫几十年读书、学问、写作的心得体会

  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1.北大社会学系教授、知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关于社会学研究的系统而简明扼要的课堂讲授记录,是一个良好的入门指南。 2.作为课堂讲授的产物,事例丰富,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3.其中对于主要社会学理论流派的介绍,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对于渴望了解社会学、热衷思考现实问题的读者而言具有很大启发意义。 4.本书第一版《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出...
阅读全文
计算社会学 用数据方法增强科学洞察力,给你一套测量世界的全新思维工具 社会科学

计算社会学 用数据方法增强科学洞察力,给你一套测量世界的全新思维工具

  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1. 这本书站在数据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十字路口,教你利用数据方法增强科学洞察力; 2. 收录了大量多样化的案例,用每个人都能听懂的语言描述了一套测量世界的全新思维工具; 3. 这是一本社会科学家的“跨界指南之书”、数据科学家的“素养提升之作”。不论你是想了解大数据的10个共同特征,还是想理解大公司的道德伦理困境,这本书都值得反复翻阅; 4. 《科学》杂志...
阅读全文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 管理经济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

  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2020年新冠病毒暴露了组织的系统性问题,多元治理是政府热议议题。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聘教授、“2017中国好书”提名奖得主罗家德复杂系统管理学系列图书。 ★30个可复制的中外管理学案例,9个管理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6年中国企业沉浸式研究与观察,作者是全球知名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弟子。 ★融合经济学、应用数学与社会学,...
阅读全文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学 心灵修养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学

  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1、阅读价值:畅销全球122年的心理学入门经典,了解群体心理不可不读的名著。 2、权威译者:傅雷翻译奖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历时一年,呕心翻译。 3、新版特色:以法兰西学院院士图书馆珍藏的1902年版《乌合之众》为底本,以1963年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为参考,恢复原版原貌原意,纠正现存其他版本的误译、误解、误导。 4、新增插图:书中核...
阅读全文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2017年普利策奖非虚构图书 年度纪实作品 文学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2017年普利策奖非虚构图书 年度纪实作品

  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普利策奖非虚构类获奖图书,牛津大学项飙教授专文导读,理解贫穷、住房问题的必读之作。 《扫地出门》聚焦愈演愈烈的住房危机。来自美国底层的真实故事,也是我们亲历的现实——社会学人沉寂数年卧底贫困社区,用掷地有声的访谈资料和田野笔记,掀开那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有一方屋檐能遮风避雨已不再是天经地义;一旦被扫地出门,许多家庭的下一站就是收容所、废弃的空屋,甚至有...
阅读全文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建筑如何塑造我们的情感、认知和幸福 社会科学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建筑如何塑造我们的情感、认知和幸福

  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1.审美:建筑是离我们zui近的艺术 一次视觉享受,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之旅 170多幅建筑图片,从心理学、社会学、科技、美学等角度,帮助我们理解对我们影响*的艺术——建筑 美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2.新知:重新阅读和定义生活的空间 如果你没有看到这本书,永远都不会知道生活处所竟对你如此重要 它不仅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更是我们观照世界的角度 被设计...
阅读全文
人的条件 汉娜阿伦特 移动版 哲学宗教

人的条件 汉娜阿伦特 移动版

  内容简介 《人的条件》的主题即“我们正在做什么”。阿伦特通过对vita activa等级上的两次倒转的分析,表明这一倒转实际上是摩登时代运作前提的一个胜利——即生命而非世界才是人至高的善。尽管《人的条件》只是一种历史的分析,但它着眼于当代,体现着作者对当代因科技的巨大进步而带来的问题的忧虑和关切。 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
阅读全文